找到相关内容292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老庄学说之宗教哲学精神解读

    去除七情六欲的内炼修为的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本的目的和方法还在于清静无为,在于通过至高妙的正静定、坐忘修炼而得道。清心寡欲、无为、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息心净念、清净六根、持戒、行善布施的本质仍然是...、前世今生之业力、精神意识之我执,以及自以为是所形成的阻扰和障碍,这正是导致人类智慧的弊端和障碍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人心中的我执和杂念,甚至七情六欲的干扰、障碍和蒙蔽,前世和今世的业障使得人类的心性...

    杨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2760778.html
  • 平淡是真

    开始就是着手从精神上解决人在世间所面临的种种困惑。  欲壑难填,过分地渲染七情六欲,尤其在好多花儿还在开放之时,去过分地铺展现实生活中本不可能存在的花花世界,无疑会给多少纯洁、天真无暇的青春少年在以后...、无法抗拒。我在想所谓的幻想中的纯情世界是否是在为每一颗年轻的心灵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天堂?回过头来看看,我在感觉那些可怕的文字是怎样在清纯如阳春白雪的花季少年的心扉上煽动起七情六欲,污浊着每一根年轻生命...

    慧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5667220.html
  • 三际托空——禅宗的观心法门

    “喀喀喀......”节奏性地敲打木鱼,最后逐渐慢下来,然后“喀”的一声,大家不声不响,大自然在晨光曦微的清灵中,一切归于寂静,所有的妄想,杂念,七情六欲同时消落,这不就三际托空了吗?   你们平常...

    南怀瑾先生讲

    |禅宗|三际托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092428211.html
  • 妙莲老和尚戒淫开示

    还有重要的问题:愿有二种意义,一是欣求──要欢喜生西方,二是厌离──要厌离这个世界。七情六欲,一切的名利真要可怕它,厌离它啊!什么情情爱爱的,那都是魔──杀你法身慧命的魔,你还当它是怎样地好、舍不得,说...

    妙莲老和尚

    |戒淫|邪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071730253.html
  • 佛法与儒家对中道思想之探讨[惟觉老和尚]

    、不动念,超越善恶两边,达到风平浪静、一尘不染、一念不生的境界。中庸上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凡人皆有七情六欲,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喜怒哀乐。心与外境接触的时候,没有喜...

    惟觉老和尚

    中道|佛法|儒家|中观|实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10731906.html
  • 且说“三际托空”——禅宗的观心法门

    从旁“喀喀喀......”节奏性地敲打木鱼,最后逐渐慢下来,然后“喀”的一声,大家不声不响,大自然在晨光曦微的清灵中,一切归于寂静,所有的妄想,杂念,七情六欲同时消落,这不就三际托空了吗?   你们...

    南怀瑾先生讲

    |禅宗|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758401412.html
  • 一位学佛老人的忏悔

    这么多年。后来我提出要分居,断淫欲,而且说分就分,从未想过别人的情感,她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啊……我还一直以为自己很精进啊!现在我才知道,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我简直是个给别人制造痛苦的魔鬼呀!只顾自己,...

    佚名

    |忏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1116102062.html
  •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序言

    裁缝匠、乞丐、卖酒者等等,有傲慢自大者,有胆小如鼠者,有肥胖到连吃饭都躺着吃者,也有年纪老迈奄奄一息者。真正是描绘人生百态的浮世巨绘。而这些人在未成就前,都是具有七情六欲、鲜活蹦跳的活生生的市井小民,...

    明吉·金贝巴班智达口授传承,蒋扬·钦哲·汪波等编纂

    |八十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1602235623.html
  • 如何面对生命相续?

    便永远不再感冒。所谓真病,即人之七情六欲,无明所引起之各种痼疾。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和人之情绪变化、性格有关。六欲,又称六毒。即贪、嗔、痴、慢、疑、我执。   为什么当我们得到的...

    不著

    |解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423597071.html
  • 生命的相续

    便永远不再感冒。所谓真病,即人之七情六欲,无明所引起之各种痼疾。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和人之情绪变化、性格有关。六欲,又称六毒,即贪、嗔、痴、慢、疑、我执。   为什么当我们得到的时候会...

    不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339689.html